9月10日,智电学院于广州理工学院惠州校区举行了一场面向25级普高新生的专业教育汇报会。通信工程系朱建兴主任以《通信工程专业介绍》为主题,为新生们带来了一场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专业讲座。
通信专业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学科,是支撑5G/6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发展的关键支柱,致力于培养具备信息传输、网络构建、通信系统研发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通信专业人才在运营商、设备厂商、互联网企业等领域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未来可从事通信网络规划、无线通信技术研发、通信设备测试等热门岗位。
在师资力量方面,通信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授4 人、高级工程师3人,其中5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业人数11人全部为硕士以上学位。师资构成多元且扎实:既有接轨国际的海外专家,也有深耕教育领域数十年的高校名师,更有兼具深厚理论功底与丰富实践经验的通信行业专家和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全体专任教师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在承担系部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投身科学研究,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并提供了专业的实践指导,助力学生成长为通信领域的栋梁之才。
课程体系构建遵循 “基础扎实、注重实践” 的原则,分为核心课程与特色模块。核心课程涵盖《通信原理》 《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等专业基础课,帮助同学们筑牢理论根基;特色模块则聚焦行业前沿,开设《移动通信技术》 《计算机通信网络》 《智能数据处理与交换技术》 《人工智能基础》等课程,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同时,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大二开始增设课程设计,大三安排企业实习,助力同学们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通信专业共开设了16个实验室,其中基础实验室有:物理实验室、电路实验室、模拟电子实验室、数字电子实验室;专业实验室有:传感器实验室、通信电子线路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数据通信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PTN光传输实验室、通信工程实施实验室等。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支持课程实验、毕业设计及科研创新项目,为同学们提供了真实的通信系统操作与研发环境,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思维。
在学生科研与学科竞赛方面,通信专业积极搭建平台,鼓励同学们参与学术研究与学科竞赛。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与耐心辅导下,同学们主动投身各类科研活动,如参加《2025 年第八届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国际会议》,凭借浓厚的兴趣和不懈的努力,攻克了多个难题,最终取得了显著成绩,收获颇丰。在学科竞赛方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成果斐然。如在《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华为ICT(信息与通信技术)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屡获殊荣,在省级竞赛中亦表现突出、佳绩频出。这些成果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更为系部赢得了广泛认可与良好声誉。
稿件来源: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
撰稿:朱建兴
图片:朱建兴
初审:朱建兴
复审:吴浩
终审:吕在艳
广州理工学院 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
地址:十一号教学楼201 电话:020-39729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