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热点文章
    首页 » 正文

    广州理工学院《自主移动多功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及广东省机械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破解精密制造场景难题,校企联合助力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1日 来源: 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 字体大小:

    3月29日,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在广州黄浦区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五楼举行2024度科学技术颁奖大会,广州理工学院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机器人系系主任张德福带领团队研发的《自主移动多功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广东省机械行业协会是华南地区机械工程领域的权威学术组织,具有行业影响力,作为省级一级学会,长期承担科技成果鉴定、技术标准制定、产学研协同创新等职能,其颁发的科技进步奖是广东省机械行业技术含金量的重要认证。

    该项目技术核心指标经过检测鉴定,激光定位精度±0.5mm,超越德国SICK同类型AGV产品(±1.0mm),达到半导体、精密制造场景需求;抓取精度±0.3mm优于日本发那科同类机械臂(±0.5mm),支持微小工件分拣;多模态融合导航,激光SLAM+AI视觉的动态避障响应时间<50ms,较传统AGV提升3倍。成果鉴定委员会认定该技术“突破了高精度激光导航与AI视觉融合的技术瓶颈,在复杂工业场景适应性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张德福老师及团队科研能力的充分肯定,也彰显了广州理工学院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实力与社会影响力。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和广东爱吉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课程建设-产品项目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学科竞赛”四位一体培养体系,开启产学研成果转化应用创新模式,形成“导师带团队、团队带学生”的传帮带模式,校企双导师制企多学科协同育人创新模式,吸引更多校企合作项目,同时有助教师科研教研能力提升。本项目通过“核心技术突破-校企深度协同-育人反哺科研”的创新闭环,展现广州理工学院的科研生态,使广州理工学院逐步跻身智能制造领域省内第一梯队,构建实践育人范式,培养新时代工程人才。

    张德福表示,团队将聚焦“机器人+人工智能”融合技术,深化与龙头企业的合作,拓展新能源装备与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应用场景,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