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热点文章
首页 » 教学管理 » 专业设置 » 正文

智能制造工程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 来源: 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 字体大小:

一、专业介绍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隶属于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本专业立足广东、服务湾区、面向华南,培养知行合一、实践能力强、数字化素养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基本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必备的智能制造工程理论基础专业知识,熟悉智能制造工程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能够胜任智能制造领域的智能制造装备及产品的设计与制造、调试与运行维护等工作。截至2025年9月,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在校生人数共239人,学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二、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人。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2人,其中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6人的教师队伍,体现了良好的学术背景与科研能力。赵荣珍教授,唐华平教授,李瑜煜副教授,陶晓杰副教授,黄坚副教授,庞姗副教授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突出成果,还对系部建设、课程体系、青年教师培养以及学术方向引领起着核心作用。本专业教师科研业绩突出,曾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发表论文17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2余件。老师们在教学方面积极探索创新,教学团队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区三等奖。在学科竞赛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在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斩获省级二等奖 1 项;在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智能制造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 1 项;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更是夺得国家级一等奖 2 项。研究方向涵盖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知识运算理论和计算智能技术、智能测量与控制、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数字孪生等领域。

三、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情况

(一)课程体系结构

(二)主要开设课程

机械制图与AutoCAD、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工程力学、数控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智能制造装备与应用、智能生产计划管理(MES/ERP)、智能装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数字孪生技术及应用、深度学习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主要的专业实验/实训:专业认知实习、制图实训、金工实习、数控加工实训、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智能制造专业综合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四、实践教学

智能制造工程拥有 36 个专业实验室,主要包含: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智能制造设计基础实验室、控制工程基础实验室、智能感知与测试技术实验室、智能制造工艺实验室、智能制造系统实验室等,总价值超 3000 万元。其中,机器人应用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机器人仿真离线编程实验室、数控技术实验室、虚拟产品开发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可充分满足现代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新发展需求。

本专业依托广东省“智能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学院、机器人科产教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与行业内企业深度合作,推动产、教、学的有效融合,协同育人。本专业持续深化课堂教学综合改革,高度重视智能制造领域相关学科竞赛组织与创新创业实践开展,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核心需求,着力培养 “靠得住、吃得苦、用得上” 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通过系统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坚定突出 “重实践、强能力、突特色” 的专业发展目标,确保学生既具备扎实的智能制造理论功底,又拥有突出的技术应用能力。

五、主要成果

(一)教科研成果

近年来,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显著,拥有省级一流课程 2 门(《数控技术》《机械制图与 AutoCAD》);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2 门(《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此外,还建成校级优质课程 14 门,其中涵盖7门一流课程、3门示范课程、3门示范课堂以及1门应用型课程。

科研方面,本专业教师曾主持多项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2项。

教学方面积极探索改革,本专业教学团队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区获得三等奖。

(二)学科竞赛成果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师及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表现突出。吴晟霖老师带领学生在2025年 “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斩获省级二等奖 1 项;此外指导学生在2025年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智能制造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 1 项,华东赛区三等奖1项;在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更是夺得国家级一等奖 2 项。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始终砥砺前行,致力于培养高素质自动化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与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2023级智能制造学生在栾川产教融合有限公司实训

2024级智能制造学生在广东台铃科技实习

2024级智能制造学生在广州数控实习

2023级学生实训现场

2023级学生实训现场

学生在2025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决赛现场

学生在2025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智能制造赛决赛荣获一等奖

吴晟霖老师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获得广东省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