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室名称
机器人夹具设计制作社会服务工作室
二、成立背景与宗旨
本社会服务工作室从2019年立项建设至今,主要依托广州理工学院金工数控实训老师和设备,及张炜教授智能设备故障诊断检测科研实验室和设备,对外开展机器人工装夹具设计、制作装配、技能培训考证、学科竞赛、专利申报等,带领师生服务社会。
三、核心功能与业务范围
在张炜教授、黄坚博士的技术指导下,工作室负责人周书兴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老师和学生服务社会对外开展服务,包括教科研项目申报与建设、横向项目、机器人工装夹具设计、制作装配、技能培训考证、学科竞赛、专利申报等。
四、团队构成(指导专家、核心成员、学生团队)
1.指导专家:张炜教授、黄坚博士
2.核心成员:周书兴、陈金树、王震宇、王文涛、林国荣、林波
3.学生团队:王星海(23届优秀学科竞赛标兵)、钱程彬(24届优秀学科竞赛标兵),周世雄、吴延葵、陈楷杰、黎子浩、李金花、钟宇轩、黄学知、熊罗灿、赵若凡、梁铭祖、张俊豪等。
五、特色亮点
1.工作室团队成员有22-23级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等专业学生,分为外观设计组、结构设计组、控制开发组、加工装配组,共有10多名学生参与项目开发,目前主要是开发工业机器人及系统应用开发,申报机器人相关的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同时参赛ROBOTWORK全国工程机器人大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广东省工科实验综合技能大赛等赛事。
2.作为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协会的指导老师,计划将协会会员和工作室成员,一起开发现有教科研项目,同时参加相关的学科竞赛,发表论文和申报专利。
3.培养机械结构设计,单片机程序开发,电路板设计专长的学生,研发相关科研项目和参加学科竞赛,在工作室锻炼了3-4年的学生,像往届的师兄王星海、钱程彬一样,获得多项国家级一等奖,获得学科竞赛毕业生标兵,在外能独当一面,做开发技术工作,待遇好,薪酬高。
六、主要成果与影响力
2020-2024年工作室建设成效统计表如下表:
七、未来规划
1.计划申报发明专利1-3项,成果转化1-2项;
2.申报省厅级或者校级项目1-2项;
3.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技术培训和考证;
4.撰写教科研论文1-2篇,争取录用发表。
5.指导学生3-5个团队,参加省部级学科竞赛,争取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6.做好学生的传帮带工作。
八、支撑材料
参赛机器人作品
获奖证书(国家级一等奖)
指导学生调试机器人
广州理工学院 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学院
地址:十一号教学楼201 电话:020-39729794